从“凡刺之道,气调而止”论提高针刺疗效的关键因素
DOI: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373711,81874500);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2018ylzy056)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摘要:

    “凡刺之道,气调而止”,提示针刺取效的关键在于“气调”。“气调”作为针刺的结果,指治疗后病变部位气机调和、机体阴平阳秘之意。“气调”与针刺过程密切相关,贯穿在针刺的各个环节,并且具有不同的含义及操作方式。针刺前重在辨证定穴,刺针时注重刺手与押手的作用,行针时重在候气、辨气、守气。针刺止于“邪气去,谷气至”的状态,脉象趋于和缓是判断脏腑功能恢复的征象。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高云云,唐 巍.从“凡刺之道,气调而止”论提高针刺疗效的关键因素[J].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39(6):44-46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20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