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5年第2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中医专业教学计划改革初探

      1985(2). DOI: 10.3969/j.issn.1000-2219.2013.00.000

      摘要 (805) HTML (0) PDF 0.00 Byte (5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中医专业教学计划,是高等中医院校进行人才培养和教学管理的基本依据,它体现了国家对培养中医专门人才的基本要求,堪称人才设计的“蓝图”。探讨中医专业教学计划的改革,乃是高等中医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和关键所在。本文拟就我院84和85级中医专业计划教学的设计,谈几点认识。

    • 《伤寒论》火逆证的研讨

      1985(2). DOI: 10.3969/j.issn.1000-2219.2013.00.000

      摘要 (1117) HTML (0) PDF 0.00 Byte (49) 评论 (0) 收藏

      摘要:误用火法(如烧针、艾灸、火熏、熨背等)治疗所引起的多种变证,《伤寒论》命之曰“火逆”(第116条)或称“火邪”(第114条)。火法中的熏、熨等目前虽已少用,但烧针、艾灸则仍沿用不衰,且论中多处提到“当灸”、“当解之熏之”等,说明仲景并不因火逆证而反对使用火法,仅是告诫后人使用火法必须慎之又慎,否则易误治致变。书中所载有关条文达18条之多,是见仲景对火逆证的重视,亦是《伤寒论》重要内容之一,值得探讨,以资借鉴。

    • 试谈张仲景的腹诊

      1985(2). DOI: 10.3969/j.issn.1000-2219.2013.00.000

      摘要 (884) HTML (0) PDF 0.00 Byte (60) 评论 (0) 收藏

      摘要:腹诊,即胸腹诊法,是祖国医学诊法中重要内容之一,早在《内经》一书中就有大量的记载。张仲景畅发经旨,对腹诊加以推演,广泛运用,在《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两书中涉及腹诊有300多处,足见仲景对腹诊重视的程度.本文试就两书中关于腹诊的方法及临床运用作一浅述。

    • 试评研究《伤寒论》的三纲、症状二流派

      1985(2). DOI: 10.3969/j.issn.1000-2219.2013.00.000

      摘要 (845) HTML (0) PDF 0.00 Byte (5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伤寒论》是东汉张仲景所著,被奉为四大经典之一,是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具全的临床治疗医书.问世以来,为中外医者所重视。历代学者从不同角度探求《伤寒论》的真旨,遗留至今的约有400多家注本。此众多文献,析其流派,不外尊经维护旧论及错简重订二大学派,而“三纲”、“症状”流派是错简重订学派的主要内容。本文试评“三纲”、“症状”二流派,析其异同,供当前研究仲景学说之参考。

    • 浅探《伤寒论》中之“和”

      1985(2). DOI: 10.3969/j.issn.1000-2219.2013.00.000

      摘要 (833) HTML (0) PDF 0.00 Byte (5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伤寒论》虽以伤寒命名,实亦为杂病示法,其精思妙用,众所周知。惟书中“和”字的含义,往往因文而异。窃以为论中的“和”、“未和”、“自和”、“和之”等词,均是辨证论治的着眼着手处,试分别浅述于次: 关于阴阳营卫方面 辨证要点,首重阴阳.论中第7条“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即是辨阴病阳病,而阴阳消长、胜复等也俱为辨识之要。《伤寒论》立法论治的主

    • 《伤寒论》苦辛通降法初探

      1985(2). DOI: 10.3969/j.issn.1000-2219.2013.00.000

      摘要 (853) HTML (0) PDF 0.00 Byte (55) 评论 (0) 收藏

      摘要:苦辛通降法是针对寒热错杂所致病证,取苦寒与辛温药物组合成方进行治疗的一种方法。此法源于《内经》,而制方于仲景。在《伤寒论》里阐述颇多,归纳起来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苦辛通降,和中消痞 此法在《伤寒论》中用于痞证。仲景用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主治。 脾胃位居中焦,司阴阳清浊之气的升降。脾为阴土喜湿而气主升,胃为阳土喜燥而气主降,脾升则水谷之精气(清气)得以上升,胃降则水谷之糟粕(浊气)才能下行,脾胃相合,升降相因,燥湿相济,相反

    • 对《伤寒论》第34条的理解

      1985(2). DOI: 10.3969/j.issn.1000-2219.2013.00.000

      摘要 (1019) HTML (0) PDF 0.00 Byte (5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伤寒论》34条:“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我认为此条方证不合,实有传抄错漏之嫌。现就这个问题谈一点个人浅见。 《伤寒论》一书言简意赅,且成书于战乱时代,难免散失不全,故常须采取上下连贯和前后互参的读法,方不违背仲景本意。我们研究34条,应与32条、33条连贯看,还要与167条合参。32条:“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33条:“太阳与

    • 从《温病条辨·原病篇》看《内经》刺热理论对吴鞠通治疗思想的指导

      1985(2). DOI: 10.3969/j.issn.1000-2219.2013.00.000

      摘要 (939) HTML (0) PDF 0.00 Byte (5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清·吴鞠通所著《温病条辨》是近代医家推崇的温病学名著之一。该书凡例中说:“首卷历引经文为纲,分注为目,原温病之始。”称为原病篇。原病篇相当于全书的总纲,此篇引《内经》原文十九条,内容涉及温病病因、病理,诊断、治疗诸方面。其中针刺治疗热病条文有七条,尽管如此,但吴鞠通在上、中、下三焦篇中却没有一处是用针刺治疗温病的。那么,原病篇刺热内容与吴氏治疗温病究竟有什么关系呢?

    • 试论《温疫论》与吴又可的学术思想

      1985(2). DOI: 10.3969/j.issn.1000-2219.2013.00.000

      摘要 (830) HTML (0) PDF 0.00 Byte (5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吴又可,字有性,明末江苏震泽人,为我国十六世纪杰出医学家之一。他针对疫病流行的情况,引用《内经》理论,创立温疫学说。《温疫论》一书,对中医学的发展,特别是对温病学说影响极大。本文试就《温疫论》与吴氏的学术思想作初步探讨。

    • 王叔和的学术思想及其伟大贡献

      1985(2). DOI: 10.3969/j.issn.1000-2219.2013.00.000

      摘要 (1239) HTML (0) PDF 0.00 Byte (5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王叔和是我国医学史上一位著名医家,日本丹波康赖《医心方》卷二十九引《养生要集》有“高平王熙叔和曰”,《太平御览》引高湛《养生论》说:“王叔和,高平人也。博好经方,洞识摄生之道。”晋·皇甫谧《甲乙经·序》“近代太医令王叔利”,唐·甘伯宗《名医传》说;“王叔和,高平人,为太医令。性度沉静,通经史,穷研方脉,精意诊切,洞识修养之道。”综合上述资料和近年考证,王叔和名熙,东汉末年至三国魏时人,约生活于公元177~255年,在魏曾任太医令,籍贯是汉魏山阳郡高平县,即今之山东省微山县西北两城人。

    • 浅谈《外感温热篇》之脏腑观

      1985(2). DOI: 10.3969/j.issn.1000-2219.2013.00.000

      摘要 (805) HTML (0) PDF 0.00 Byte (5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叶天士在《外感温热篇》中,体现了对脏腑学说的独特见解与发挥。特为小结,提供参考,并祈指正。 一、卫气营血辨证渊源于脏腑学说 卫气营血辨证为叶天士首创,是《外感温热篇》的主要精华所在。卫气营血源自饮食水谷,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和功能表现,在《内经》中已有专章论述。叶氏宗《内经》之旨,把在温病整个病程中,病邪对脏腑功能和实质的损害,看作是卫气营血病理变化相互影响、相互转化的具体反映,从而归纳成卫气营血辨证。

    • 妇科淤血证治

      1985(2). DOI: 10.3969/j.issn.1000-2219.2013.00.000

      摘要 (1078) HTML (0) PDF 0.00 Byte (6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淤血学说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而对妇科尤为重要。妇女以血为本,举凡经、带、胎、产诸病,不论虚实寒热,最后均可导致气血淤结。唐容川说:“女子胞中之血,一月一换,除旧生新,旧血即淤血。”故淤血阻滞为妇科最常见的发病机理。现就有关妇科的淤血证治简介如下:

    • 郑渭占老中医喉科经验

      1985(2). DOI: 10.3969/j.issn.1000-2219.2013.00.000

      摘要 (1034) HTML (0) PDF 0.00 Byte (52) 评论 (0) 收藏

      摘要:郑渭占,字梦熊(1882——1966),晚年自号松巢老人,为西园喉科之后裔,积六十年之临床经验,名著于徽浙之间。笔者整理其医案数以千计,初具体会,今特介绍其一二。 一、力主辛凉,着眼疏降 咽喉为肺胃之系属。外感时邪病毒客于咽喉,病之初期多在卫分气分之间。《医学正传》有“喉症沾实之法,先宜发散,次宜清凉”之说,但郑老力主辛凉清里而兼散表。里热宜降火,常用连翘、银花、石膏之类;表证宜疏达,每用薄荷或桑叶,恶寒重者则加荆芥,防风,惟不用麻黄、桂枝等辛温峻汗之品,连寒邪束表者亦不例外。推求其意,当因表寒

    • 许寿仁血证治验管窥

      1985(2). DOI: 10.3969/j.issn.1000-2219.2013.00.000

      摘要 (900) HTML (0) PDF 0.00 Byte (57) 评论 (0) 收藏

      摘要:许寿仁(1904~1970)字昌,安徽歙县人。少年曾于皖歙随师习医,1919年迁居南昌,并继续受业于名医江仲孙先生。1929年应南昌市中医师考核,获甲等第一,名列榜首。许一贯重视中医教育工作,曾得上海名医陆渊雷先生等老前辈的大力支持,自筹资金,于1947年创办江西中医学校,任校长职。在办校期间,许老非常注重医德教育,亲自制定“勤读精研,仁慈济众”的校训。解放后,任南昌市中医药学会主任委员。许老毕生勤求古训,好学多思,学术渊博,经验丰富。许擅治内妇杂病,对血证的治疗有一定经验,现择其所治几则病例,简介如下。

    • 蒋立基用桑芪桂枝汤治痹证经验

      1985(2). DOI: 10.3969/j.issn.1000-2219.2013.00.000

      摘要 (1048) HTML (0) PDF 0.00 Byte (5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桑芪桂枝汤乃蒋立基老中医治痹证经验方,由古方桂枝汤加黄芪,桑寄生和桑枝而成。 痹证为内科常见病,痹者乃气血痹塞不通之谓。痹证之发生,诚如《济生方》痹篇曰:“皆因体虚,腠理空疏,受风寒湿气而成痹也。”蒋老集数十年之临床实践,进而认为,营卫之气失调实为发病关键,其理由如下:从生理上看,《素问·痹论》业已阐明营卫源于脾胃,营行脉中而营养周身,卫行脉外而护御于肌表,营卫协调,则正气充沛,肌表固密,此其一:其二,在病理上,若营卫一旦失调,肌表空疏,易招致外邪侵

    • 胡起白老中医治疗急重症医案三则

      1985(2). DOI: 10.3969/j.issn.1000-2219.2013.00.000

      摘要 (843) HTML (0) PDF 0.00 Byte (5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先生胡起白老中医,现任上海市中医学会理事,上海市科协委员,徐汇区医药卫生协会中医组组长,本院中医科主任中医师.系清代名医丁甘仁之入室弟子.业医五十年来,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内、妇杂症,医术精湛,知识渊博,辨证施治甚为严密,选药制方十分讲究.几遇急重杂症,无不悉心诊治,五十年来,活人无算,深受病家赞仰.现将胡老治疗急重症医案三则报道如下。

    • 八味汤在治疗过敏性皮肤病中的应用

      1985(2). DOI: 10.3969/j.issn.1000-2219.2013.00.000

      摘要 (864) HTML (0) PDF 0.00 Byte (6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八味汤组成:生珍珠母、牡蛎、石苇、徐长卿各30克,白鲜皮、生地榆、槐花、地肤子各20克。临症施用,据不同病因,再加凉血、温阳、活血、燥湿、祛风、止痒、杀虫等药物。 本方是笔者用于治疗过敏性皮肤病的经验方,现举例介绍如下,供同道参考。 一、荨麻疹:中医称为“风(疒咅)(?)”,俗称“风疙瘩”或风疹块。急性多属风热,慢性多属阴虚或阳虚。

    • 眼科血证30例临床疗效观察

      1985(2). DOI: 10.3969/j.issn.1000-2219.2013.00.000

      摘要 (982) HTML (0) PDF 0.00 Byte (5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眼科血证包罗范围甚广,病因病机复杂,对视力损害严重。本文总结了近几年来我科系统观察的30例患者,现将其疗效分析如下。 一、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男21例,女9例;7~10岁4例,11~20岁6例,21~30岁4例,31~40岁2例,41~50岁8例,51~60岁6例。计外伤性出血14例14只眼,中央静脉血栓10例10只眼,视盘脉管炎1例1只眼,视网膜静脉周围炎2例4只眼,视网膜脉络膜炎眼底出血1例2只眼,糖尿病眼底出血1例2只眼,高度近视黄斑部出血1例2只眼,合计30例35眼。

    • 肖波老师外科验案四则

      1985(2). DOI: 10.3969/j.issn.1000-2219.2013.00.000

      摘要 (1110) HTML (0) PDF 0.00 Byte (53) 评论 (0) 收藏

      摘要:老师肖波,早年曾师已故名老中医、原芜湖市中医医院副院长徐少鳌专修外科。在近三十年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医疗经验。笔者有幸向肖老师学习一年,颇受良益,现将其临床验案,择其四则,以就正于同道。 一、附骨疽 刘××,男,5岁。1983年12月12日初诊:右足背漫肿疼痛两月余。两月前右足背逐渐肿胀酸痛,边界不清,活动欠利,曾在某医院摄片诊断为跖骨骨髓炎(片示:右足第三、四跖骨骨皮质明显增厚,骨膜及周围软组织肿胀),应用青霉素等抗菌素治疗月余无效。刻诊:第三、四跖骨处肿痛拒按,面色少华,四末欠温,舌淡红苔薄滑,脉沉细微涩。症缘寒滞脉络,附骨着筋,发为附骨阴痘。治当散寒通滞、温络活血,阳和汤化裁:当归、白芥子,热地、炮姜炭、川牛膝各5克,肉桂4克,麻黄、细辛各1.5克,甘草3克。另冲和膏外敷。

    • 危重出血治验二则

      1985(2). DOI: 10.3969/j.issn.1000-2219.2013.00.000

      摘要 (721) HTML (0) PDF 0.00 Byte (50) 评论 (0) 收藏

      摘要:1.暑邪刼夺血分 李××,男,19岁,社员。1965年8月14日就诊。患者三天前在酷日下劳动,晚即壮热头痛,汗出淋漓,口渴引饮,当地药农给草药一帖(药物不详),其热持续不解,小便极少,延至次日晚,复神志不清,今晨口鼻出血,急邀余诊.见其面赤肢厥,答非所问,胸、背、颈部出现红紫斑点,体温40.2℃,身热如燔,尺肤如灼,脉细微数,舌质绛干。病势险恶,余急投凉血散血、清心开窍之剂,选用余氏犀地清络饮加减。药用:水牛角100克,生地、麦冬各30克,丹皮、赤芍、桃仁、淡竹叶、菖蒲、郁金、紫草各10克,茅根50克,灯芯5寸。日进二剂。服药前先服童便一杯,灌下紫雪月1支。

    • 电针对“内关”穴区去甲肾上腺素影响的荧光组化观察

      1985(2). DOI: 10.3969/j.issn.1000-2219.2013.00.000

      摘要 (790) HTML (0) PDF 0.00 Byte (5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祖国医学早已指出:“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灵枢.海论篇》)解剖学和生理学认为,植物性神经在体表内脏联系及其功能调节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恶心呕吐是内脏牵拉反应的主要表现并且是腹部针麻手术急待解决的问题之一,而针刺在抑制恶心呕吐及治疗内脏病痛上具有良好的效果。为此,我们利用荧光组化方法,观察电针在抑制狗的实验性恶心呕吐过程中,对穴区局部肾上腺素能神经中去甲肾上腺素(NA,后同)的影响,为探讨针刺与植物神经介质的关系提供有关资料。

    • “华佗论治伤寒”篇的考源和研究

      1985(2). DOI: 10.3969/j.issn.1000-2219.2013.00.000

      摘要 (940) HTML (0) PDF 0.00 Byte (5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一、考源 “华佗论治伤寒”篇,今孙思邈《千金方》卷九“伤寒例第一”和王焘《外台秘要》(以下简称《外台》)卷一“诸论伤寒八家合一十首”中均列有之。但是,这二书中所引的“华佗论治伤寒”篇是从哪里录出的,今作其考源如下。 1.《外台》中所列的“华佗论治伤寒”篇,不是录自吴普集《华佗药方》十卷中,而是录自《张文仲方》一书中的“天行”病中。 按《外台》引“华佗论治伤寒”篇中所用的药方,无一方是注“出华佗”,其篇下也没有注出某卷中,而有“此法宫泰数用甚效”一句。按宫泰是西晋人(注1),在汉人华佗、魏人吴普之后,不可能为《华佗药方》一书所引,所以《外台》中所引的“华佗论治伤寒”篇,不是录自吴普集《华佗药方》十卷中。

    • 简述中医文献关于伤口的处理

      1985(2). DOI: 10.3969/j.issn.1000-2219.2013.00.000

      摘要 (1058) HTML (0) PDF 0.00 Byte (4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伤口既是局部组织受破坏的结果,又常为全身病理反应的一部分。在及时而正确地处理局部伤口的同时,对全身作些必要而适当的调理,也为中医外科常用。今将中医文献有关这方面的记载作一简要的叙述。 局部处理 一、有脓伤口 指的是细菌从伤口侵入并繁殖,引起局部组织化脓的伤口。对于这类伤口的处理方法主要是: 1.清洁伤口 前人清洁伤口所取的液体是中药煎熬后的汤汁,如用以消毒气、去腐垢的解毒散或集芳散等等。

    • 西苑读书记

      1985(2). DOI: 10.3969/j.issn.1000-2219.2013.00.000

      摘要 (883) HTML (0) PDF 0.00 Byte (5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天明则日月不明 语出《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王冰注谓:“天所以藏德者,为其欲隐大明,故大明见则小明灭,故大明之德不可不藏;天若自明,则日月之明隐矣。所喻者何?言人之真气亦不可泄露,当清净法道,以保天真;苟离于道,则虚邪入于空窍。”后世注家亦一直沿用其说。 我觉得“大明”、“小明”之说不可通。古代文献中,皆称太阳为“大明”。如《礼记·礼器》云:“大明生于东”,郑玄注谓“大明, 日也”:《周易·系辞》云:

    • 疏肝理气法的临床应用

      1985(2). DOI: 10.3969/j.issn.1000-2219.2013.00.000

      摘要 (1236) HTML (0) PDF 0.00 Byte (5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疏肝理气法为治疗肝病的首法,应用得当,收效卓著。兹就临床点滴体会和肤浅认识,笔之于后。 一、立法依据 肝为五脏之一,以气为用,乃整体气机涤陈更新、宣展布化的枢机。肝气和畅,疏泄正常,直接关系着情志调节、精微输布、食物消化、胆汁分泌、血液运行等一系列生理机能活动的正常进行。因此,适其劳逸,调节情志,遂顺春生畅发之气,堪为促进脏腑功能相互协调、维系人体内外环境保持相对的统一和稳定的重要措施。正基于此,历代医家认为,木气条达,肝疏适宜,人身诸脏受益,则不惟无病,且使永年。反之,七情为患,常由肝始。一旦情志波动失于常度,势必恙及于肝,导致气机紊乱,升

    • “辨症施治”一语源探

      1985(2). DOI: 10.3969/j.issn.1000-2219.2013.00.000

      摘要 (805) HTML (0) PDF 0.00 Byte (52) 评论 (0) 收藏

      摘要:辨症施治即辨证施治,又称辨证论冶,是指在中医学基本理论指导下,分析四诊所得的临床资料,辨求证侯的因机属性,作出确切诊断,从而据以给予恰当及时的治疗。辨症施治是中医理论极为重要而常用的基本概念,对理法方药的临床运用作出了简明精当的概括和总结,成为中医学术的基本特点之一,此已为医界所公认。辨症施治主导思想,早在《内经》中即已奠定基础,汉代张仲景加以发挥和创造,其《伤寒论》各篇题作“辨××病脉证并治”可谓是“辨症施治”

    • 评介《笔花医镜》

      1985(2). DOI: 10.3969/j.issn.1000-2219.2013.00.000

      摘要 (1230) HTML (0) PDF 0.00 Byte (4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笔花医镜》(以下简称《医镜》)系清道光年间(公元1821~1850)浙江归安江涵暾(字笔花)编著。全书分四卷,共五万五千余字。首卷系总论及四诊的运用、辨明症候的表里虚实寒热和内伤外感等证治原则。卷二为脏腑证治,以十二经分部,具体地提出各经病证的鉴别及其治法。卷三卷四分列儿妇两科,扼要叙述妇儿各证,作者虽非出类拔萃之名医,但该书简练扼要,层次分明,通俗易懂,临床实用。兹特简要评介如下:

    • 椿根白皮合剂治疗便血46例临床观察

      1985(2). DOI: 10.3969/j.issn.1000-2219.2013.00.000

      摘要 (922) HTML (0) PDF 0.00 Byte (4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笔者以祖传秘方椿根白皮合剂,临床治疗便血46例,今将其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一、一般资料:46例患者中,男36例,女8例,年龄最大76岁,最小12岁,平均39.6岁。大便带血,时有时无22例,大便带血较多伴下腹痛18例,便少血多,次频,伴下腹坠痛5例;直肠癌近中期,便血不多,次频,内有脓、粘液及特殊臭味1例。其中溃疡性结肠炎19例,痢疾22例,内痔4例,直肠癌1例(病检证

    • “除疣方”治疗扁平疣15例规临床小结

      1985(2). DOI: 10.3969/j.issn.1000-2219.2013.00.000

      摘要 (781) HTML (0) PDF 0.00 Byte (4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一般资料:15例中,男3例,女12例,年龄最小15岁,最大41岁;病程最短1年,最长5年。 方药与用法:当归、生地、赤芍、紫草、昆布、海浮石各15克,丹皮6克、鸡血藤、马齿苋、板蓝根各30克。每日1剂,早晚煎服,另以第三次煎液趁热于患处外擦,以局部皮肤达发红发热为度,每日1次,每次20分钟。共用药15~20天。 疗效:全愈(皮损完全消失,暂留色素沉着)6例,显效(皮损80~90%消退)5例,有效(皮损50%消退)3例,无效(皮损未见消退)1例。

    • 瘿瘤治验一则

      1985(2). DOI: 10.3969/j.issn.1000-2219.2013.00.000

      摘要 (902) HTML (0) PDF 0.00 Byte (5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孔××,女,50岁,教师,1983年8月6日初诊。右颈部肿块8月余,4×5厘米大小,我院外科诊断为甲状腺腺瘤,建议待机手术治疗。患者要求先服中药,因来我科就诊。证见肿块胀满,微痛,低热不解,舌苔黄腻,舌质红绛,脉象弦数。辨证为肝气郁结,化火灼津生痰,痰热互结,酿成瘿肿。拟方软坚散结消瘿为主,佐以疏肝利气:夏枯草,元参各15克,黄药子、浙贝母、青皮、左牡蛎各9克,生鳖甲20克,昆布、海蛤壳各12克。5付,每日1付。 8月27日再诊:患者主诉每服上药后约20分钟,即觉肿块局部似虫钻样疼痛,待服完5付后,肿块处胀痛感消失,低热亦退,触之瘤体略见缩小。

    • 夏枯草治愈口唇溃烂一则

      1985(2). DOI: 10.3969/j.issn.1000-2219.2013.00.000

      摘要 (847) HTML (0) PDF 0.00 Byte (5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徐××,女,64岁。患下口唇溃烂已二年,经中西医长期治疗无效。1982年夏,笔者给以夏枯草一味,每日30克,煎

    • 中西医结合治疗疔疮“走黄”10例效果观察

      1985(2). DOI: 10.3969/j.issn.1000-2219.2013.00.000

      摘要 (973) HTML (0) PDF 0.00 Byte (4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疔疮“走黄”始见于《疮疹经验全书》,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败血症。为中医外科重危症之一。笔者运用五味消毒饮(注1)内服,普鲁卡因、青霉素局封,结合中医外治,门诊治疗该病10例,疗效满意。观报道如下: 一、一般资料 男6例,女4例。<20岁1例,24~30岁5例,31~40岁2例,>40岁2例。口唇3例,面颊4例,手指3例。 二、治疗措施 (一)内治:疮顶陷黑无脓,肿势迅速向四周扩散,皮色暗红,高热头痛,烦躁不安,脉多洪数,舌苔黄糙,恶心呕吐,口渴引饮,或身发淤斑,或发黄疸,神昏谵语,

    • 视力骤降治验一则

      1985(2). DOI: 10.3969/j.issn.1000-2219.2013.00.000

      摘要 (913) HTML (0) PDF 0.00 Byte (5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患者程××,女,22岁。未婚。工人。1978年8月11日诊:12天前因高热服药后,热退,但视力突然下降。经某院检查:视力右0.02,左0.04,近视力>0.1,外眼(一),瞳孔对光反射存在。眼底:视乳头充血,边缘模糊,两眼视野向心性缩小,中心视野相对暗点。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